黑客声称“免费追回被骗资金”是典型的二次诈骗套路,切勿相信!以下结合真实案例和警方提醒,揭秘此类骗局的核心逻辑及防范方法:
一、“免费追款”的真相:二次诈骗的诱饵
1. “不收钱”只是话术,后续必收费
骗子常以“先追回后收费”或“仅需少量手续费”为幌子吸引受害者,实则后续会以“保证金”“激活费”“技术维护费”等名义层层诱导转账。例如,黄石大学生小乐因轻信“黑客免费追款”,先后支付“保密费”等980元后被拉黑;北京一女子被假黑客骗取2000余元。
2. 伪造“成功案例”骗取信任
骗子通过伪造营业执照、假转账截图(如使用“支付宝页面生成器”制作虚假到账证明),甚至组建“受害者群”安插托儿,营造追款成功的假象。例如,阿伟被骗后,险些因共享屏幕泄露支付信息而二次受骗。
3. 利用“信息差”制造焦虑
骗子声称“警方追回希望渺茫”“只有黑客技术能破解”,实则利用受害者对司法流程的不熟悉,打击其信任感,诱导绕开正规报警途径。
二、为何“黑客追款”不可信?
1. 技术逻辑矛盾
若黑客真能轻易入侵诈骗账户追回资金,他们完全可私吞款项(如追回10万谎称追回1万),受害者无从核实。诈骗资金往往通过多层账户洗白,技术拦截难度极高。
2. 法律风险巨大
真正的黑客若违法入侵他人账户,将面临刑事处罚,而正规网络安全从业者不会参与此类非法活动。所谓“黑客”多为无技术背景的骗子,仅靠话术行骗。
3. 警方明确警示
沈阳公安反诈中心指出,所有宣称“可追回”的网友或机构均为骗子,网警不会线上办案或要求转账。正规追损需通过司法程序,由警方统一处理。
三、如何防范二次诈骗?
1. 唯一正确途径:立即报警
第一时间向当地反诈中心报案,提供转账记录、聊天截图等证据。警方可通过紧急止付冻结账户,提高资金追回概率。
2. 警惕网络“热心人”
不轻信社交平台、贴吧、QQ群中的“成功追款”推荐,不添加陌生“技术顾问”“法律顾问”,不下载不明APP或共享屏幕。
3.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
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,不点击陌生链接,避免泄露身份信息。
4. 学习反诈知识
了解诈骗套路(如、虚假投资、冒充公检法),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,提升防骗意识。
四、典型案例警示
记住:天下没有免费的追款服务,所有绕过警方、诱导转账的行为均是诈骗!守住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”的底线,才能避免损失扩大。